一、“3+2”新型产业体系
我县对照国家、省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适时提出重点发展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大传统产业,即:“3+2”新型产业体系。
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:
1、新能源产业:风电装备、光电光伏、新能源汽车;
2、节能环保产业:环保滤料、智能电网;
3、新材料产业:高性能复合纤维、稀土功能材料、先进高分子材料;
传统产业:
1、机械产业:阀门制造、机械加工产业。
2、轻工产业:食品加工、纺织服装、橡塑制品、玻璃制品
新能源产业包括风电装备、光电光伏、新能源汽车产业,主要集聚在我县开发区,拥有中材叶片、神山风塔、金海法兰、中成风电螺栓、三得普华电控系统、京冶轴承等一批重点企业(项目),目前已形成综合性风电装备企业集群,光电光伏产业以阿特斯电池组件生产为核心,已形成硅原料生产—多晶硅制造—硅片切割—电池制造—组件封装—光伏电站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;2014年开票销售17.03亿元,占开发区经济比重达31.62%,较去年提高14.2个百分点,可以说是开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,也是开发区发展前景最好的产业,在全县应该全力推进。新材料产业包括高性能复合纤维产业、稀土功能材料产业、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,主要布局在我县澳洋工业园。澳洋园在原有的粘胶纤维、煤盐化工、光伏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定位基础上,将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、先进高分子材料等产业纳入发展重点,争创了省级新材料科技产业园(科技厅颁发)牌子,为园区产业发展进行了定位,也为园区内40多家化工企业明确了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。2014年该产业开票销售20.03亿元,占澳洋工业园经济比重达45.39%。节能环保产业包括环保滤料和智能电网产业,主要集中在我县阜城街道和板湖镇,其中,环保滤料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,现已成为全国四大环保滤料基地之一。现有各类环保滤料生产企业150多家,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博格科技、华隆滤料已入驻阜城环保滤料产业园区,正大森源、东方滤袋、阜升环保、金石玄武岩、明晶布业等一批企业已跻身全国前列,2013年阜宁县环保滤料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。该产业2014年实现开票销售18.35亿元,占阜城和板湖经济的比重63.1%,销售超百万元企业达160家,其中,销售超1000万元企业35家,销售超5000万元企业6家,销售超亿元企业1家。该产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类,随着国家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,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,是我县重点推进的产业之一。而提出重点发展机械和轻工两大传统产业,主要因为这两大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,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,同时产业具有对投资额要求不高、生产工艺成熟和投产达效快等特点,符合我县各全民创业集聚区的产业基础和定位,也是繁荣镇村经济的最实际有效的途径。总而言之,提出“3+2”产业发展,为调整优化我县产业空间布局,形成传统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。
二、“3+2”产业发展现状及重点招引方向
战略性新兴产业
1、新能源产业:风电装备,是阜宁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,经历近几年的发展过程,逐渐从雏形阶段发展到集群形成阶段,形成集风叶、轴承、塔筒、法兰、螺栓、钢结构件、电控系统等一体的综合性风电装备企业集群,是江苏沿海地区首家风电装备产业园,被认定为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。其中,中材科技亚洲最长的6MW -77.7米的海上风电叶片已经成功下线,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阜宁分中心正式挂牌。神山塔架拥有世界一流的风机塔架生产线。三得普华风电智能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40%以上。金海法兰拥有自主创新专利技术。2014年该产业开票销售超百万元企业6家,实现开票销售12.8亿元,同比增长73.2%。下一步,全县积极策应国家风电产业调控计划和江苏风电产业发展规划,侧重招引齿轮箱、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项目、叶片材料、防腐材料等原料项目和运维监测等服务项目,全力突破总装项目;加快海上风机叶片、轴承、塔筒、法兰和控制系统的研发和生产,构建阜宁本地化生产配套的风电装备产业链,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。光电光伏,光电光伏产业为阜宁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之一, 通过几年的发展,我县已形成从硅材料生产到多晶拉单晶、切片、电池片、组件、光伏电站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。2009-2014年连续六年,我县荣登“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”,2011年我县还荣获了“中国新能源装备制造强县”称号。目前,我县光电光伏企业已发展到近10家。受国家政策扶持及技术创新等利好因素影响,整体回暖迹象明显,近几年该行业还会处于持续的优胜劣汰和兼并整合的发展阶段,下游电站和分布式项目发展面临良好机遇。目前,我县已有光伏应用投产项目5个,总装机容量达44.73兆瓦,分别为国能3兆瓦屋顶光伏电站、海鑫4.23兆瓦屋顶光伏电站、阿特斯1.5兆瓦屋顶光伏电站、新能3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、阿特斯6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,其中,新能光伏、国能光伏已投产达效,均已形成开票。下一步,该产业以太阳能组件制造为核心,招引硅片、银浆、铝浆、背板、EVA、铝框、支架、标签等配套产业,加快光伏电站和LED应用项目建设步伐,鼓励分布式光伏应用。
2、节能环保产业:环保滤料,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经过近三十年发展,现已成为全国四大环保滤料基地之一,享有“南有浙江天台,北有辽宁抚顺,东有江苏阜宁,西有河北泊头”的美誉,现有各类环保滤料生产企业150多家,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博格科技、华隆滤料已入驻阜城环保滤料产业园区,正大森源、东方滤袋、蓝天环保、阜升环保、金石玄武岩、明晶布业等一批企业已跻身全国前列。阜宁县环保滤料产业园建于2008年,因其较高的企业集中度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,被授予“国家火炬阜宁环保滤料特色产业基地”、“中国(阜宁)环保滤料产业基地”、“江苏省环保滤料特色产业基地”。园内设立的阜宁环保滤料科技中心,是全国第一家支撑环保滤料企业发展、政企合作共管的产品展示、检测、研发平台。园内拥有“森源”、“志荣”两个驰名商标。2014年该产业开票销售超百万元企业140家,实现开票销售15.5亿元,同比增长9.3%。下一步,环保滤料产业,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,积极打造百亿级环保产业集群,重点推进蓝天宝德纶复合纤维滤料、东方PPS滤料、氟美斯环保滤料等项目建设,推进高端非织造滤料、过滤膜、复合滤料、滤料专用纤维原料开发,重点引进高档脱硫脱硝、脱汞脱碳、高温除烟除尘等大型成套环保设备项目,逐步形成以环保设备为主的产业链条,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。智能电网,目前我县智能电网产业中涉及到的主要是开关柜行业,我县开关柜行业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九十年代中期进入鼎盛时期,是我县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,我县也因此获得“开关柜之乡”的美誉。骨干企业有鑫富达、中科天工、天正电气、新汇源电气等,主要产品有各种高低压开关柜、箱式变电站、户内外真空断路器和系列全自动微机控制直流屏等,产品在全国市场范围较广,部分产品曾进入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基建项目。2014年该产业开票销售超百万元企业20家,实现开票销售2.8亿元,同比增长2.7%。下一步该产业重点招引大规模间歇式系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、智能配用电、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、智能装备等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项目,推动高压、特高压开关设备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的发展。
3、新材料产业:该产业以澳洋科技和中铝稀土为龙头,阜宁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,目前已具备18万吨粘胶纤维产能,拥有澳洋省级高性能差别化人造短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近年来,我县又相继引进双昌硫酸、丽王颜料等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,目前均已竣工投产。2014年又开工建设了德安德芳纶项目,为产业增加了高强度、高性能芳纶产品系列。中铝稀土在开发区新上了稀土深加工应用项目,由原来单一的稀土矿冶炼提纯,向下游深加工应用延伸,提高了稀土产品附加值,市场前景十分广阔。加上澳洋工业园内的几十家化工企业即将转型升级,所以该产业在我县的份额将不断增加。下一步,新材料重点推进高性能复合纤维、稀土功能材料、先进高分子材料三大产业发展,其中,高性能复合纤维重点招引差别化、高端化学纤维、高性能玻璃纤维、金属纤维芳砜纶和玄武岩纤维等项目。稀土功能材料,招引超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、稀土发光材料,积极开发高比容量、低自放电、长寿命的新型储氢材料等项目。先进高分子材料,重点招引聚全氟乙丙烯、聚偏氟乙烯及高性能聚四氟乙烯等高端含氟聚合物项目,为滤料产业提供高性能分子材料;积极招引适合电子信息、节能环保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复合涂层功能性膜材料项目。
传统产业
1、机械产业:2014年该产业开票销售超百万元企业283家,实现开票销售35.8亿元,同比增长5.6 %。阀门制造,我县阀门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,经历了由小到大,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,已初步形成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。龙头企业主要有精工阀门、中洲阀门、应流机械、海欣船阀、江恒阀业等,主要产品有球阀、截止阀、船用阀,油田阀门、矿井采油树等各种油田配件,广泛应用于石油、化工、船舶等领域。其中中洲阀门自主研发的球体碾锻技术水平国际领先、江恒阀业的全金属硬密封球阀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、精工阀门的品牌效应全国闻名,海欣船用阀门是江苏省内规模较大的船用阀门专业生产企业,产品主要用于大型海运货轮和军事舰艇。下一步,该产业重点招引深海采油、运输和冶炼设备,开发深井专用阀门、大口径阀门和耐腐蚀阀门等新产品,从围绕发展泵阀制造、油田配件等配套产品,逐步向油田机械等装备制造方向发展。机械加工,龙头企业主要有联鑫紧固件、优联特精密机械制造、金源精密铸造、洛克精密铸造等,主要产品有紧固件、管夹、液压件、环形设备等。机械产业规模以上企业48家,但是超百万开票企业达283家,绝大部分企业未能达到2000万元的销售,说明该产业在我县基础较深较牢,拥有巨大的做大做强空间。下一步该产业重点推进技改创新,引导和支持企业不断采用和推广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、先进装备,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技术改造,加大应用数字化、自动化技术力度;推进产品结构调整,发展绿色、安全、智能化的多功能产品;推动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,促进信息化条件下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创新,提高核心竞争力
2、轻工产业:2014年该产业开票销售超百万元企业326家,实现开票销售54.6亿元,食品加工,我县为食品粮油生产大县,主要产品为粮油、面粉、畜禽加工、腌渍蔬菜(食用菌)和蔬菜(食用菌)罐头、农产品种植深加工等,现有大小生产企业近200家,骨干企业主要为中粮、银河面粉、恒河油脂、宁富食品、闽中食品等,下一步,该产业以中粮、宁富、恒河油脂、闽中食品等企业为依托,围绕粮、油、饮料、畜禽、蔬菜(食用菌)等,招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,推进产业前延后伸,形成集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。纺织服装,近年来,产业龙头企业将目光由国内市场向国内与国外两大市场相结合转变,由单纯发展棉纺制品向发展产业用布和棉纺加工相结合转变,市场覆盖率迅速扩张。目前该产业龙头企业主要有利泰纺织、富伟家纺、中恒纺织、锦财制衣等,2014年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复苏、国内外棉价差有望继续收窄、棉花增值税改革试点等利好因素影响,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,下一步,该产业以中恒纺织、富伟家纺等企业为依托,转换发展思路,从成本导向转为价值导向,延伸产业链,向两头发展,加强研发和营销,攫取上游设计和终端销售利润;改变低价竞争模式,走品牌化经营的道路,进行技术创新,提高生产效率。橡塑制品,我县橡塑制品产业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,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,曾系全国的“风筒之乡”,企业主要集中在原永兴乡,现在的东沟镇,骨干企业有华伟防水材料、神瑞胶带、吉平人造革、曙光合成革等,主要产品有矿用输送带、隧道防水卷材、矿用自救器、导风筒、水槽等,下一步,该产业进一步放大全国风筒之乡的品牌效应,招引向矿用防爆设备(矿用自救装置)、矿用通风设备(通风机械、无缝导风筒等)、矿用传送设备(输送机械、钢芯输送带)等项目,加快构建多点支撑的加长型产业链条。玻璃制品,玻璃制品产业主要集中在益林镇,产品以出口为主,益林镇素有“中国手工玻璃工艺品之都”的美誉,该产业重点企业有宁润、翔宇、艺泉、阜泰、鑫源等,主要产品有玻璃工艺品、日用玻璃制品,在益林镇产业基础较好,能达到千户的规模,下一步该产业将以益林玻璃产业园为载体,不断开发新产品,提升产品档次。重点招引琉璃制品、水晶制品、玻璃灯饰、艺术玻璃、高档玻璃工艺品、特种工业玻璃等项目。